第四周的拓展课是由高中的杨文静老师为我们上的化学课,立足于我们刚刚学完的酸碱盐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从离子之间的反应规律认识酸碱盐的反应。
首先,老师先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离子?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PPT上列出了一些物质,有氯化钠固体、熔融氯化钠、石墨、水、盐酸、氢氧化钠、铜等物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究物质导电的问题,思维逐渐活跃起来。在氯化钠固体和熔融氯化钠导电的问题上产生了疑惑,老师就用图示的方法讲解了物质解离为离子,离子的运动状态与导电能力之间的关系,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老师结合酸碱盐的定义从微观粒子的角度介绍了电解质的概念,通过一个个详细而清晰的图表,让同学们对化合物分类有了新的认识角度和初步了解。
初三化学中我们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是根据反应物能否溶于水和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来判断。杨老师引导我们从组成物质的粒子层面,去认识这一类反应的实质。老师通过举例,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的化学式表现了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之间的变化,引导我们形象地认识了粒子是如何结合成新的物质从而推动反应的发生。我们认识到,所有离子反应均向着使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反应就能发生。
这堂课让同学们很有收获,认识到可以通过微观粒子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化学反应,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老师生动而清晰的讲解也让同学们对化学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